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貴子坑-親愛的,我把地質變有趣了!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貴子坑-親愛的,我把地質變有趣了!

2017/2/18

 

  親愛的,我把地質變有趣了!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課程案例分享

 

 

約在250萬年前,原始人掌握了用石頭碰擊起火的辦法。

從此,岩石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我們的祖先用石頭切割工具、做裝飾,在岩壁上作畫表達自己的情感等等對石頭的運用,傳達了人類與岩石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岩石是從哪裡來的?貴子坑的岩層又有著哪些獨特性?聰明先民們運用貴子坑的岩石礦物做成各種工業原料,造就了工業發展,因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因為開採礦物,而有了一個個人與自然的故事流傳著。

看似冷冰冰、沒有生命力的岩石,該如何引導大眾親近和認識它們呢?請跟著我們走進貴子坑一探究竟!

 

  1. (105年貴子坑「特別企畫活動」工作團隊)

 

(104年貴子坑「特別企畫活動」工作團隊)

 

( 103年貴子坑「特別企畫活動」工作團隊)

 

 

【友種團隊在貴子坑】

103年至105年友種團隊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共同合作,開啟貴子坑環境教育服務,三年來發展了9套課程方案,辦理63場次課程,服務2,351位社會大眾。以貴子坑的資源特色:地質地形、人文歷史與水土保持為課程核心,逐年依對象特質發展在地特色課程,服務對象區分為學校學生、親子家庭與機關團體。

 

【貴子坑在哪裡?】

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的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擁有大臺北地區最古老的地

層,即五指山地層,裸露的岩壁蘊藏豐富的高嶺土和石英砂,是製造陶瓷(高嶺土)及玻璃(石英砂)的工業原料,豐富的礦產造就了北投成為著名的陶瓷產地。也因為早期的開採過度,導致水土失衡,1977年薇拉颱風侵襲,大雨帶來高度瞬間水量,即對北投當地造成嚴重災情。經臺北市政府經過30多年的整治規劃,現在的貴子坑不再是當年礦渣處處的鬼仔坑,轉變重生的貴子坑成為一個具有教育意涵的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五指山層中含有豐富的石英砂和高嶺土礦物)

 

(高嶺土和石英砂礦物造就北投極富盛名陶瓷業)

 

(園區內水土保持設施教育民眾愛惜水土資源)

 

【找出貴子坑的特色】

友種團隊在103年進入貴子坑場域,與大地處夥伴、顧問群經過多次的場勘、資料收集和會議後,發展貴子坑的課程架構與課程目標,並將貴子坑場域「地質地形、人文歷史和水土保持」特色融入課程中。地質地形為五指山層的珍貴礦物,人文歷史則為礦區開採、北投陶瓷發展,水土保持為保護水土方法,如認識水保工程和護水留土的植栽法等。

 

【友種團隊動動腦】

課程架構完成後,如何將環境資源和知識轉化成「對環境的喜愛、觀察的方法和形塑環境的價值觀」是教學團隊所要共同努力的挑戰。由於貴子坑的特色在地質地形和水土保持主題,是一般社會大眾較為陌生的主題,如何讓大眾在接觸貴子坑課程時能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筆者分享幾個教學設計的點子,與環教工作者交流分享:

 

1、和群眾的生活產生連結

先拉近岩石和人類的關係,學員產生興趣後,再層次性帶入地質面向,透過團體合作遊戲進行。

(和群眾的生活產生連結的課程設計)

 

(將貴子坑陶土資源融入手做體驗)

 

(運用五感,體驗岩石)

 

 

2、從知識資訊轉化成教育活動

將知識型的解說轉化成教育活動,增進大眾的理解和吸收。如臺灣島的形成透過適當道具呈現強化視覺型學習。

 

(圈出臺灣島活動)

 

(肢體模擬板塊運動)

 

(演出火成岩)

 

3、口語表達輔以具體化呈現

在陳述重要的訊息時,透過輔助教具來協助傳達資訊。如岩石的種類、板塊運動等透過道具或肢體方式具體呈現。

 

(教具模擬板塊擠壓)

 

(藉由老照片認識從前的貴子坑)

 

(認識沉積岩的形成)

 

 

 

好多大小參與者認真地說:「哇!原來看似普通的園區,原來有這樣子的特色與精采故事阿!」「台北市來有這麼舒服悠閒的場所,真有趣。」「我下次還要再來玩!」對於帶領活動的老師們,這些開心的畫面、真實的反應就是我們最棒的收穫。有機會一定要到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認識這裡美麗的環境、獨有的地理特色、精彩的人文故事吧!

 

(by 自然中心部 林純如、林靖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