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種工作坊|來一場環境教育桌遊趴辣客
友種工作坊|來一場環境教育桌遊趴辣客
★第二屆環境教育趴辣客-從遊戲的多元性看環境教育
☺主要發想:
☺共同設計:龍老、瑞祥、人瑄、力君、竹筠、佳蓉、効修、侑昇、郭芙、睿妤、守富、宏達、昀陵、宸嶢、召芳、煥喆、儒遠、志忠、欣紋、夢嫻、詩柔、顥馨、煜庭、奕銘、智友、友種團隊
☺舉辦日期:2015年12月19日
☺桌遊地點:DeRoot休閒空間
☺桌遊規則:每人一菜上台分享,主菜30分鐘,小菜5分鐘。剩1分鐘時按鈴告知,時間到時以捷運鈴聲提醒講者結尾。
☺桌遊精神:共享智慧,共創價值。
☺桌遊bonus:除了滿滿的精神食糧,還帶回友善石虎的稻米。
☺現場報導(友種-小米):
桌遊,又稱之為「不插電遊戲」,近年來桌遊風氣蔚為流行,不論是成人到孩童、朋友聚會、甚至是親子間、桌遊變成一種新型的互動媒介。關心環境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藉由桌遊的元素,認識不同的環境問題,帶領人們互動、引導思考,融入各種環境概念,轉化在環境教育的教學中。
參與趴辣客的北投國中教師奕銘提醒參與者思考不同的面相,以桌遊引導參與者思考環境議題或環境內涵,存在可能的風險。例如,過於強調桌遊的趣味性,忽略了內部的環境議題及內涵;或者顧及了環境教育的意涵或議題,但內涵卻太過模糊。甚至,我們必須不斷提出疑問:在環境教育中,桌遊,是否是最佳的教學方式?(編按:實在是太精闢的提醒了!快筆記。)
今年是環境友善種子主辦的第二屆環境教育趴辣客,透過這一次的趴辣客活動,參與的大家除了分享許多桌遊活動外,也分享了許多桌轉化為環境教育活動的案例,許多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分享了桌遊轉化的核心理念及邏輯,讓參與的夥伴們獲益良多。
接下來,便讓小編試著統整大家精彩的報告,呼!這可真是個大工程啊!
★主菜一:劉輝龍老師(龍老)
龍老創立特教創新教材研發工作坊,帶領第一線的教師們創造主動參與研習的氛圍,加強同儕之間的知識經驗分享。重要的是,在持續性的工作坊中,激發彼此的創造力與學習樂趣,進而將創新的想法與有趣的遊戲帶入各學科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如佐藤學教授提出的「真正的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學習的,真正的社群是所有老師一起成長的。」共進成長的氛圍,讓「教」「學」更到位。
★主菜二:台江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教師關召芳&徐煥喆(一哥、一姊)
將桌遊運用在環境教育教學中,適度選用資源類、動物類、版圖類等桌遊轉換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現有桌遊,學習桌遊的規則,將原有的牌面改換成當地的資源與物種,轉化成適合場域的環境教育桌遊;或以原版桌遊為主,但適度改變桌遊的規則與玩法,以符合該場域需求。此外,更嘗試將桌遊轉換成真人版遊戲,運用角色扮演、事件卡等變化,讓學生在實地場域親身體驗活動。台江一哥、一姊除了分享外,還帶起了現場桌遊,一時之間會場熱鬧滾滾,小編我可真是佩服兩人的說唱默契。
★豐富多彩的小菜
除了主菜之外,接著登場的就是令人垂涎的各個小菜了!大家準備好了嗎?
環境中各種沉重的議題常是教師們急切傳遞概念卻又難以設計的教育題材,然而,透過精心設計的桌遊,重新轉化內涵、類比現實問題,讓學習者在遊戲後反思應對實際生活,重新思考並期待落實議題關懷。
如台師大環教所人瑄分享的fish bank、永平高中夢嫻帶來的「從終犬桌遊重新看待流浪動物百態」、他群有限公司煜庭說明的水資源的思辨之旅、中教大環教所智友提出「水循環概念套入王城密語」、中教大環教所志忠帶來的農業桌遊分享,都期待透過遊戲讓更多的人能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且讓參與者重新省思自身作為與生活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以物種作為桌遊的主角,讓參與者透過桌遊對物種有初步的認識,引起參與者的學習興趣,並作為後續戶外自然觀察課程或生物多樣性課程的鋪陳。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効修示範的「青蛙大富翁」、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宸嶢分享的「觸口好BUG」、小驢駒創意工作室力君帶來的「福爾摩沙生態桌遊樂」都是以動物作為初步觸發學習興趣的桌遊。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顥馨則分享了系上以「親親地球」作為讀書會發想帶領的心得。此外,亦有夥伴結合智慧型手機的線上遊戲,希望能提升參與者對於環境的觀察興趣,好奇的夥伴可以試試台中都會公園竹筠提供Igrass「能量聖戰-手機APP遊戲提升環境敏感度」的手機APP軟體。
以遊戲式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需要精心設計與開放嘗試,台中市建平國小瑞祥老師與大家分享他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加入體驗及遊戲的元素,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自然地寫作。
特有生物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的夥伴昀陵,平日除了擔任動物養員外,也設計了「阿咕的夜市人生」教學活動,目的在於讓參與的學生了解平日生活中所見的各種寵物有可能經由走私進入台灣,讓參與者在購買或飼養寵物之前,有不同的思考角度。王功蚵藝文化協會佳蓉運用在地元素設計課程,讓參與者了解物種的生長成長過程、特徵等,進而關懷環境與人的生活。
海洋垃圾的議題近年越來越受各界重視,荒野保護協會儒遠分享荒野保護協會在淨灘前所設計的「海鳥胃恐怖箱」活動,讓參與者了解海洋垃圾對其他動物及人類造成的重大影響;無獨有偶,這一場趴辣客中,來自來趣海邊工作室的郭芙也帶來了關於海廢創作經驗分享,以藝術創作元素融入環境教育中,增加淨灘的趣味,並傳達海廢與生活的關聯性。
除遊戲教學外,西湖渡假村佾昇運用表演元素轉化昆蟲變態過程,讓參與者印象深刻;詩柔也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說明紫斑蝶遷徙中所遇到的各種生存危機;頭城休閒農場宏達則分享透過農場的各類體驗,了解食安、營養等相關概念。欣紋則以聆聽音樂的方式,提醒參與者在自然中要安靜傾聽,以內在與自然相遇。
這一個環境教育類桌遊的市場有多大呢?透過環境資訊中心的夥伴睿妤及守富分享的「環境教育桌遊的『市場』-綠遊戲徵件經驗」,了解有許多不同的團隊正開發多元的環境教育或保育類的桌遊,未來環資中心期待能建立桌遊的資料庫,加上完整的教案及相關操作SOP,再培訓種子教師,建立未來推廣桌遊的機制。
★桌遊改編實戰★
結束豐富的小菜分享後,接下來進入實戰桌遊,所有的夥伴分成五個小組,分別實際操作運轉潮汐、推倒堤基、矮人礦坑、驢橋及卡卡頌五種桌遊,並在一個小時之後,馬上腦力激盪,以創意搭配自身對環境的認知,將原有的桌遊變形成為環境教育相關桌遊。(編按:吃飽了,不燒點熱量和腦力怎行!)
大約50分鐘之後,大家果然是桌遊的創作潛力股,各組都提出了原有桌遊的變形與創意發想。運轉潮汐搖身一變,成了終犬12夜桌遊,將水位1-12的牌,轉化成收容中心的12夜。另外會有救援(救生圈)機制,提供不同的救援條件。
推倒堤基則轉化出兩個不同的遊戲,一個是情緒引導教育的遊戲,讓參與的孩子學習如何表達情緒並解決問題;另一個則是轉化為食安教育。
驢橋則被轉化為三個不同的主題,一個是說出食物鏈之間的關連故事(生產者、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二為用故事說出海廢的的可能來源及其危害,但故事不能過於荒謬。第三個發想則是運用原有的卡片說故事,猜出生物的名稱。
矮人礦坑有新的發想,包含腳色改變:抽換好矮人和壞矮人,藉由腳色設定說明警察抓山老鼠的議題;目的改變:將原有遊戲的目的改變成棲地營造的遊戲;以及機制改變:原有遊戲只有一個起點,另修改成設定兩個起點,讓雙方搶奪彼此的食物資源,同時也必須防衛自己的資源被搶走。卡卡頌則讓玩家扮演保育團體,在有限的資源(物種)及土地上進行保育規劃工作。(編按:大家實在是太厲害了,都是發展環境教育桌遊的績優潛力股啊!)
再次感謝大家提供不同的豐富菜色,不論是主菜或小菜,這一次的環境教育桌遊趴辣客的菜色令人驚豔,我們也看到在環境教育第一線的大家運用有趣、充滿創意的遊戲努力地傳達對環境的理念與熱愛!
(趴辣客午餐交流時間,餐點為友善蔬食-呷米共食廚房)
讓我們明年繼續出菜,且讓小編再次提醒重要的出菜概念~
(People story):觸動人心的故事。
(Opinion):改變思考的觀點。
(Teaching & Learning):創新的教學理念與途徑。
(Utility/practice):務實的推動方法與案例。
(Conservation):保護自然、文化、環境的實際方式。
(Know how):傳遞成功的經驗與撇步。
讓我們持續在環境教育領域中共享智慧,共創價值!
環境教育趴辣客,我們明年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