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地工程處|淺山森林轉譯者~引領發現多層次的故事與體會

公私協力

臺北市大地工程處|淺山森林轉譯者~引領發現多層次的故事與體會

2022/12/2

文字、圖片提供/友種團隊 林志和(胖胖)

友種團隊自108年起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簡稱大地處)委託執行臺北市淺山環境教育活動,主要推動區域包含三大場域: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內雙溪自然中心」、地質產業與水土保持特色的「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溪流生態的「內溝溪生態展示館」,目前已發展26套課程方案,囊括眾多主題與教學策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淺山環境教育的豐富內容吧~

多元教學策略

在三大場域26套課程方案中,除了常見之解說、導覽、踏查方式之外,更增加遊戲、戲劇、故事、體驗教育、分組討論等多元教學方式,讓課程充滿知性與趣味,以提高學員之學習動機與成效。此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也開設線上課程,透過線上網站如Kahoot、Jamboard、聲音地圖等多元與互動性高的工具增添課程趣味性;生態觀察課程也融入遊戲的元素,例如內溝溪【鳥事一籮筐】課程,讓小朋友化身鳥類,手持不同的道具象徵不同鳥喙,夾不同形狀大小的東西象徵多樣的食物,透過模仿鳥類覓食行為活動,小朋友不僅覺得刺激有趣,也親身體驗到鳥喙與食物的重要關聯,而在實地觀察鳥類時更能把握辨識重點。

▲ 課程中模擬鳥類覓食的遊戲,讓學員了解鳥喙與食物的關係,體驗鳥類覓食的感覺。

議題討論

部分課程設計有環境議題討論,利用角色扮演、價值澄清等方式,引導學員獨立思考並發表想法,增進其思辨能力與形塑多元價值觀,以避免課程成為環保至上的一言堂。
例如「淺山森林永生術」課程中的單元「森林公聽會」,邀請學員討論森林經營的議題,分組扮演成「主管機關、專家學者、環保團體、木業公司、當地居民」等五個角色,從該角色對於議題的看法出發,並進行意見發表與討論,讓學員了解不同角色的觀點,對於議題有不同面向的觀點與啟發。

▲藉由公聽會的方式,讓學員角色扮演成不同團體,以不同立場發表關於森林經營管理的觀點。

環境倫理

希望學員參與課程,不僅可以增長自然知識,也能思考檢視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因此,許多課程融入環境倫理議題探討,並在特定地點進行機會教育,例如場域的步道或溪邊可觀察到外來種生物、餵食動物食物殘渣、捕捉野生動物、垃圾果皮丟棄等相關議題,課程中藉此機會引發學員對環境倫理與素養之反思。

▲  發現溪流中的外來入侵種生物-美國螯蝦,講師藉此機會探討外來種議題與環境倫理。

綠色行動

呼應友種團隊之核心理念:「成為環境教育行動家」,我們期待學員除了參與課程吸收知識外,更能實際參與友善環境之行動,因此在特別企劃活動中,我們規劃許多讓參與者可以實際參與綠色行動,包括舉辦低碳露營、不插電音樂會、攜帶環保餐具、淨山淨溪行動、支持友善環境小農等眾多綠色行動。

▲舉辦小農市集,鼓勵攤位與民眾自備環保餐具盛裝食物。

歷經四年耕耘臺北市淺山環境教育,友種團隊在臺北市辦理近300場次環境教育活動,服務13,108位大臺北地區民眾,將淺山生態、人文歷史知識與環境友善理念傳達給大眾,並且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議題討論、環境倫理、綠色行動等多種課程設計方式,提高參與者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希望未來可以與更多朋友分享淺山環境教育,歡迎各位朋友一起參與我們的活動~活動資訊請關注FB:臺北大地誌(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