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從「心」溝通—為環境,為團隊,為自己

公私協力

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從「心」溝通—為環境,為團隊,為自己

2023/3/17

撰文/友種團隊 陳湘寧(小金剛)、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邱韻璇(小米)

一般而言,環境教育的關切是「環境」,而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溝通」,環境教育跟溝通有什麼關係呢?2022年11月,友種團隊在屏東辦理了一場以溝通為主題的培力課程,這是很有意義的嘗試,因為環境問題或環境教育,始終離不開「人」的思考層面。

一直以來,我們熟悉的環境教育,是從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及環境行動經驗的養成。不過,友種團隊也認同,環境教育著重的面向除了「人與環境」,其實「人與人」、「人與自己」也同樣重要,人與環境要共生,前提是人與人也要能共好,才有更好的能量處理複雜的環境問題。

這次的課程主要針對林務局屏東林管處的夥伴們來規劃,這些夥伴們來自不同的課室部門,平常雖然有許多需要互相溝通協調、合作發展的業務,但鮮少有機會好好認識彼此,交流不同觀點,或學習更有效的溝通。因此,希望幫助夥伴們認識自己與夥伴們的溝通風格,並學習一些溝通的技巧和要領,讓溝通更有效率,跨部門合作時也會更有效能。

為了讓本次的課程達到良好的效果,友種團隊結合體驗教育與D.I.S.C.人格四型理論來規劃:

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

透過課前問卷了解夥伴們在與同事溝通常遇到的挑戰,再結合設定的培力目標,設計體驗教育活動,帶領夥伴們歷經表達、傾聽、分工、問題解決等過程,藉此獲得洞見,並反思自己在與同事溝通時,可以多注意哪些細節,或運用哪些技巧幫助彼此的理解。

這套教學方法的優點是,學員們可以在輕鬆遊戲的情境中體驗,再透過教學者的引導反思,看見平常溝通上的盲點。例如某位學員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認為已經講清楚了,沒想到對方做出來的卻跟自己的預期有很大的差異。」那要如何確保對方真的「聽懂了」呢?我們也引導學員去思考,有一些溝通技巧可以善加運用。

D.I.S.C.人格四型理論

這是一套美國心理學家威廉.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arston)提的理論,主張人有四種基本性格類型,而不同性格類型會產生不同的行為與溝通模式。因此,友種團隊運用此工具,引導學員了解自我與團隊成員的人格特質,針對不同特質的同事,思考運用不同的溝通語言或方法。

溝通不是單線道,方式可以很多元,如果能多考量溝通對象關心在意的事情,用對方能懂、能接受的語言或方式來對話,就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現場有學員特別關心工作時團隊的正向「氛圍」,在溝通時,就可以思考如何先創造輕鬆愉悅的環境降低防備,再慢慢進入溝通主題。因此,這套工具可能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找到最有效的溝通模式。

學習溝通,是為了自己,為了團隊,也為了環境。唯有人們彼此能溝通合作,環境才可能有轉機。回到源頭,友種團隊相信環境教育仍須以人為本來思考,重視人的心理層面需求,面對複雜的環境議題,才能更有智慧的尋求解決之道,創造與人共好,與環境共生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