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餵食的,是動物還是人心?

友種觀點

渴望被餵食的,是動物還是人心?

2024/3/14

撰文/友種團隊 邱韻璇(小米)
圖片提供/友種團隊 郭璿(梅花鹿)

公園一隅,孩子們正興奮地餵食著魚池裡的鯉魚們,尖叫與歡笑聲此起彼落。
一旁的樹下,閒散地坐了幾個老人家,大家一邊聊天,一邊把手上的粟米撒在地上,鴿子、麻雀,甚至松鼠們快速地聚集在老人的身旁分食著滿地的食物。

「走囉!我們回家了喔!」媽媽對著孩子們喊。

「不要!我還要餵啦!他們還沒吃飽啦!」孩子抗拒著。

這樣的場景,或許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

餵食動物是許多人親近動物的方法,不論是在家附近的公園餵食鴿子、魚類,或是在動物園、展示場餵食展示動物等,都是相當受歡迎的活動。

但,人為什麼會喜歡餵食動物呢?

或許透過餵食動物,能讓人們能與野生動物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這一個假設,是從美國博物學家威爾森(E. O. Wilson)博士在1984年的「親生命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推演而出的。
在理論中,他認為人類與生俱來有親近自然世界的本能,具有「與其他生命形式相接觸的欲望」,也因此,人類會有種植花草、飼養寵物、親近大自然等行為。

此外,透過與餵食者的訪談資料收集過程中,發現餵食者認為,餵食野生動物可以幫助牠們順利生存。
「相較於讓野生動物在野外花費大量時間覓食,且可能無法順利得到生活所需的能量,倒不如在允許範圍下透過餵食來幫助牠們順利生存。這對牠們來說是一種幫助啊!」而餵食者立在給予角度上,也有上對下階級的相對定位,期待被餵食的動物能夠依照餵食者所期待的方式來表現彼此的應對文化。

再者,人類是群體動物,當由於社會或個人環境而難以與他人接觸時,餵養動物可能會帶來慰藉感。
社會學家科林·杰羅爾馬克 (Colin Jerolmack)在他的著作The Global Pigeon(2013)中,調查並描繪人類在文明歷史中與鴿子的各種互動方式(包含餵食或飼養),並提出人類的行為或許是為了排解個人孤獨感的相關見解。

餵食野生動物或許能在當下給予個人心理層面的滿足與慰藉,但對於野生動物而言,卻會產生後續的生活影響。
例如影響野生動物的習性及行為、健康失衡、甚至暴露在顯眼處讓天敵捕食容易及周邊環境髒亂等問題,對野生動物的幫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正面。

當你再次遇見野生動物,想要餵食接近之前,先暫停動作3秒鐘,想想自己餵食的動機,或許,真正需要關切的,是自己的整體狀態。

1.Wilson, E. O. (1993).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2.
Jerolmack, C. (2013). The Global Pigeon.